4月5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代玉启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开展一堂主题为“基于时代新人培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的线上学术讲座,这是“求索讲坛”学术交流活动的第一讲。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社科发展中心主任鲁涛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及其他学院有关老师在线听取了讲座。
代玉启教授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初心、思政课程的优化、课程思政的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体制机制的理顺等五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认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大学要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思想政治工作必需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进行,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成长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必需围绕为人民服好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好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好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好务这个宗旨来展开。
代教授结合实例,系统介绍了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 “四位一体”的整体性教学改革方案,即“专家大报告”让专家走进来、社会融进来,“重点专题讲授”让教师专起来、内容深起来,“学生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研起来,“现场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实践上,设立了SQTP思政课专项,强化了教学内容的守正创新。以增强教学针对性为抓手,在不脱离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鼓励老师们进行专题化研究和设计,注重教学方法上的多元互动,以增强学生获得感为核心,调动专职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行政干部的各自能动性,形成协同育人局面。
代教授还就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政的“孤岛”困境问题。他认为创新课程思政要充分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政资源,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功能,依托专业课、通识课、思政实践活动强化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责任;要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政资源,使其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育人合力,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在互动环节,代教授还就部分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
鲁涛对代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认为这是一场理论深刻、案例详实、精彩生动的学术讲座,为我院的“求索讲坛”学术交流活动开了一个好头,要求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消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
据悉,“求索讲坛”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发展中心联合创办的高水平学术科研交流平台,不定期聘请国内社科界优秀学者为我校人文社科类师生作学术报告,全年预计报告10场次。(责编/陈越琼 初审/郑立新 终审/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