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收藏 
 首页  部门概览  学术交流  社科项目  社科平台  管理制度  支部建设  学风建设  资料下载  联系方式 
  社科平台
 
 社科平台 
  社科平台
首页 > 社科平台 > 社科平台 > Content
 

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数据截止2022.10)

   2020-06-19

  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于2015年12月8日获批,挂靠湖南理工学院。基地现有成员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博士20人,外籍外聘学者1人。基地负责人为李明教授,首席专家为龚红林教授,设秘书长1人。聘请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湖南大学等全国高校的屈学研究教授博导,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主任等共计10人组成基地学术顾问委员会。设置汨罗屈子文化园、秭归屈子祠等4个基地校外研习站。

基地以加强“屈原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为宗旨,坚持“求索精进 原创集成 构建体系 确立话语 深接根脉 扩大影响”的发展理念,以期打造“学术湖南”特色品牌,推动湖南成为全国重要的思想高地、理论高地和学术高地,为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基地重点围绕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楚辞文献整理研究、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三大领域开展研究。“经义”与“达用”并举,政府、学校、民间、企业联动,以屈原文化研究学术化、大众化、产业化一体式发展为特色,打造湖南省“屈原学”学科名片、创建屈原文化产业发展智库、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三年来,基地取得大量独创性、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一批标志性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全国屈原学界产生了引领和示范性效应。在屈原精神传承接受研究、屈原历史文化遗迹考证、稀见楚辞文献整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全面系统考证全国屈原文化资源分布时空,首次全面梳理屈原精神在民间、文人、官方、域外等不同社会阶层传承接受链,首次提出屈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七个一”方略,形成了一个看得见、有深度、成体系、可推广的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出版《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中国楚辞学》等屈原研究学术专著十种;获批国家级课题《屈原史志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湖南省“十四五”时期重大学术与文化专项《楚辞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级、省级、横向课题40余项。其中,《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人民政府),学校“心怀家国  求索不懈——推动屈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入选2019年教育部思政司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楚辞吟诵、吟唱入选教育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承的力量·端午篇》(CCTV-10,2019),教育部门户网站转播;与中国屈原学会联合主办屈原及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等。成果被教育部、湖南省委、岳阳市委、汨罗市人民政府、国家AAAA景区屈子文化园采纳应用,传承发展了屈原学,助推了我省屈原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速。湖南理工学院被誉为南方屈原研究重镇,当代中国楚辞研究一支以龚红林教授为首席的“生力军”(中国屈原学会2017年中国昆明·屈原及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总结)。

近三年来,基地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开发新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与咨询服务。基地首席专家龚红林教授牵头建成的《楚辞鉴赏与诵读》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课程紧密围绕楚辞文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彰显德育、美育特点和校园特色,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科学研究为引领,课程教学、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展示交流为两翼,六大板块联动传承屈原文化,对接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带动历史上“楚辞”传播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和龙舟运动等传统文化发掘整理。课程上线学银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转载:网易公开课、哔哩哔哩等。 截止目前,三年累计线上选课1.6万余人,累计浏览223万人次。2022年4月,入选上线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